返回首页

斗鸡走()是什么(斗鸡是怎么来的)

来源:www.globalec.net   时间:2023-02-01 17:47   点击:293  编辑:admin   手机版

1. 斗鸡是怎么来的

据说斗鸡始于古代希腊,士兵们因此在战斗中都很勇猛,大败波斯军。为了纪念这次辉煌的胜利,希腊国王决定从此每年在雅典举行一次斗鸡大会。从此,斗鸡活动便传遍世界各国。

2. 斗鸡是怎么斗的

民间历来有斗鸡只打不卖,训养技术保密,优良品种不外传的习惯。近几年来,斗鸡养殖户解放思想,让斗鸡冲出打斗场,飞向大市场,斗鸡训养方法也逐渐公开。

1、始训鸡重。本地斗鸡、俄系杂交鸡,可在体重3~4千克,越系、泰系杂交鸡可在体重2.5~3千克时始训。训练前,每天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在院中追赶斗鸡,每次追赶1小时,以鸡不明显疲劳,未发生跑行速度减慢为宜,这项训练需5天左右。

2、饥饿法。将待训斗鸡饥饿8小时,然后用粒型食物一下投向地上,一下投在椅子上,训练斗鸡飞上飞下准确啄食,此法训练5~10天后。用细绳将馒头吊起,训练人员手执绳头一上一下、忽左忽右摆绳子,让饥饿的斗鸡随馒头上下左右闪动,迅速飞腾和跳跃,拼命抢食。经10天左右训练,对固定或移动目标啄食准确率达90%以上方可。  

3、上吊杆。斗鸡都有勇猛而稳健,灵活而不惊慌,敏捷而能长期保持同一姿势,善于捕捉打斗最好角度、姿势的本能。利用这一本能,将3根长2米左右的竹竿以高度一致,长短一致,平行设置,每根竹竿相距10厘米左右,两头用软绳子系吊在高处的物架上即可。然后将斗鸡放于中间一根竹竿上,让其两足爪子抓牢同一根竹竿,站稳后,即可放手。由于竹竿随着斗鸡的摆动而摆动,用来训练斗鸡稳站竹竿的能力,每次训练1小时,每5天抽去1根竹竿,最后只剩1根竹竿。训练至鸡能抓牢竹竿,不再随竹竿摆动而掉下来即可。

4、上自行车。将经过上述方法训练好的斗鸡,让其站于自行车前把货架上,训练员以散步的速度推自行车直行,5天以后,推自行车走弯曲路,再过5天可骑上自行车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,5~10天左右,斗鸡不再掉下来即可。这种方法,每次行车时间都在1小时左右。

5、平衡训鸡。训鸡人员将一条腿抬起悬空,将斗鸡放于训练人员脚面上站稳,然后训练人员将腿忽上忽下,忽左忽右 ,迅速移位置,训练至斗鸡在人脚上摇摆而不掉下来为止 ,每次1小时,约10天即可。 经过1~2个月的训练,及时淘汰弱能鸡,选出的斗鸡可以开始在相同体重间试打斗。每次打斗后,须将打斗双方鸡嘴中喉中的鸡毛等杂物,掏除干净,然后放在安静处休息,12小时后方可饲喂。

3. 斗鸡源于哪里

中原斗鸡属观赏型鸡种。原产于黄淮平原一带的豫东、皖北、鲁西南地区,地貌型为沙丘,沙土地。气候属半干半湿润性气候,四季明显,年降水量为600~800毫米。种植业以小麦、玉米、花生和薯类为主,饲料资源丰富。中原斗鸡包括了河南斗鸡、皖北斗鸡和鲁西斗鸡,吐鲁番斗鸡和西双版纳斗鸡属于中原斗鸡的后裔。

4. 斗鸡的来源

鸡也是清明时节的应景游戏,而且正如春节的赌博一般,是必须拿钱作为输赢的。斗鸡的起源於春秋战国时代,到唐朝时,十分盛行,不仅在民间设有斗鸡场,让群鸡相户攻斗,就连皇上也喜欢玩斗鸡。

据说唐明皇十分喜爱斗鸡,曾经不惜重金,在宫廷中设置一个豪华的鸡坊,还派人专门养鸡,作为斗鸡之用,可见唐代宫廷中斗鸡风气之盛。

至宋朝之后,斗鸡的风俗才逐渐式微,但是目前台湾仍尚有斗鸡的风尚。

台湾民间饲养一种黑色而体大的斗鸡,俗称「军鸡」,这种鸡原产於印度及马来西亚,曾在台湾掀起一阵蓄养斗鸡及赌胜的风气,现今每逢清明、端午中南部地区乡间亦有斗鸡比赛的民间习俗 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,见于《左传》。

到了唐代,斗鸡成风,不仅是民间斗鸡,连皇上也参加斗鸡。如唐 玄宗最喜斗鸡。

5. 什么的斗鸡

世界上最凶猛力气最大的斗鸡是鲁西斗鸡,2011年也是唯一一个被保护起来的斗鸡品种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