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陕西省风俗习惯有哪些?

203 2023-11-23 05:19 admin

陕西省风俗习惯有哪些?

陕西风俗:

1、春节习俗:陕西人一进腊月,就忙和起来了:推上碾子压糕面,赶上毛驴磨豆腐,蒸黄馍馍,做黄酒,擀杂面,炸油糕,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。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,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“枣牌牌”。“枣牌牌”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、谷草秸秸,上面挂个铜钱,下面坠个鞭炮,挂在孩子的背后,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。在这里,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“顶针”,挂在孩子的脖子上,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,叫“增岁顶针”。每年增加一个,一直到十二岁为止。除夕到了,万事俱备,贴对联,打醋炭,挂红灯,净院落。打醋炭,是一种独特的习俗,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,再浇上醋。“打醋炭”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,意为驱邪,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。夜幕降临,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,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。大孩子忙着放炮、点火塔塔。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,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,据说,这是镇邪的,在这里叫“守岁”。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。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,预示四季平安,长命百岁。锅里放些吃食,这叫“照锅”,意思是一年不缺吃。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。春节期间,村村都组织秧歌队,挨门逐户拜年,在这里俗称“沿门子”。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、敬神,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,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。秧歌队每到一户,伞头触景生情,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,如“进了大门抬头看,六孔石窑齐展展,五谷丰登人兴旺,一年四季保平安”。

2、二月二龙抬头:陕西西安地区这一天,一般是外婆(舅家)给外甥(女)送爆米花及饽饽馍。妈妈会前一天炒好齐子豆,准备给家里人。齐子豆是用油、水和面,然后切成小的立方体,再用油炒了。有的地方会把花生和齐子豆一齐炒。

3、陕西民歌:陕西民歌是历代汉族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,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相互影响、融合创造、发展、流传下来的。一般可以根据地域及艺术特点将陕西民歌分为陕北民歌、陕南民歌和关中民歌。各种地区的民歌或豪放奔放,或婉转柔美,构成了陕西丰富的汉族民间艺术。陕西民歌的代表,紫阳民歌、蒲城民歌、陕北民歌、镇巴民歌等均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4、陕西十大怪:是指陕西中部的关中地区(西安、咸阳、宝鸡、渭南、铜川等市)出现的十种奇特民俗习惯。

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

辣子一道菜

碗盆难分开

手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

不坐椅蹲起来

睡觉枕石块

秦腔不唱吼起来

“十佳小康村”是怎样炼成的——山东淄博“潘庄”的故事

山东淄博是一个城中有乡、乡中有城的组团式城市,在号称“天下第一店”的张店,有一个原本叫“潘庄”的村落,如今也已触入了“城区”的怀抱,成了一个城不城、村不村的新型村居。虽然潘庄的草房早已变成了清一色的楼房,村民的身份也由“农民”变成了“市民”,但潘庄人还习惯地称自己是“村民”,自己所住的社区叫“潘庄”。 走进潘庄,除了整齐的楼房和街道外,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儿的广场,大大小小有十多处。在村中心的健身广场和文化广场,都安装了配套的健身器材,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在这儿锻炼、休闲。陪同我们的村两委办公室主任王维萍介绍说,潘庄人“好动”,每天早晚,这广场上全是人,老人打太极拳,妇女们扭大秧歌,孩子们跳健身操,各人有各人的玩法,这同过去当农民的时候大不一样了,那时候是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如今也像城里人一样,活得有滋有味了。 “老顽童”和他的妇女秧歌队 在潘庄, 说王立德,可能知道的人不多,可提起“老顽童”却无人不晓,其实,这说的是一个人。 王立德出名,出在对舞蹈的痴迷上。十年前,他得了一种怪病,身体急剧消瘦,两只手连半桶水都提不起来,被医院定为“丧失劳动能力的人”。王立德不甘心在家等死,他就每天早起跑步,先是围着村子跑,再后来就上马路上跑,路越跑越远,眼界也就越来越宽,他见别的社区有跳健身操、扇子舞的,出于好奇,也学了两手,回来就在小广场上显摆显摆,招引来不少老娘们小媳妇跟着练,久而久之,潘庄的妇女舞蹈队就有了些名气,不仅迅速壮大到五、六十人,而且还代表办事处参加了区里和市里的比赛。

王立德跳舞,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。去年他过生日,全家人都跟着忙活,他说出去有点事,但过了晌午也不见回来,家人四下去找,才在市博物馆门前广场上找到他,原来他听说这儿有一场健身大秧歌的展示,便赶来瞧,早把过生日的事给忘了。 王立德的“潘庄舞蹈队队长”的头衔是村委会口头任命的,但他却很上劲,每天晨晚练他都是第一个到场,集合他的“娘子军”,然后站到排头,有板有眼地“开练”。如今的王立德虽已六十开外,但腿脚硬朗,跳起舞来,风摆杨柳似的,两个小时腿都不打弯。 杨老汉的“家庭表演队” 潘庄村早些年也时兴过“赶毛驴”、“跑旱船”等民间扮玩,75岁的杨玉成老人就是这种民间艺术的传人。 前几年,都是到逢年过节,杨老汉才把这些家伙什重新拾掇出来,化化妆、涂涂脸,在村里敲锣打鼓地转上几圈,过后就“刀枪入库、马放南山”了。现在节庆多了,社交活动也多了,杨老汉就难得清闲了。70多岁的人了,有时一天要赶好几个场子,家里人于心不忍,小儿子先跳了出来:“爹,你歇着,俺替你!” 杨老汉老两口身边有两个儿子,三个女儿,两个儿媳,都很孝顺,去年被评为“五好文明家庭”。在杨老汉的带动下,他们组成了一支“家庭扮玩队”,儿子、女儿、儿媳全都顶了角色,每次表演,他们全家上阵,好不热闹。本村的一些邻居想学,杨老汉就给他们办个培训班,外村人来请,杨老汉也是有请必到。现在,在潘庄已不止杨老汉家一支扮玩队,类似的“花鼓队”、“秧歌队”已是遍地开花。 王主任和她的O32号站点 王维萍是潘庄村两委的办公室主任,她分管的项目有4个,其中就有文化和体育。 王主任娘家不在潘庄,1982年高中毕业后她从房镇嫁到了潘庄,在村委会干文体委员就有20多年了。“要说潘庄文体活动搞得好,多少与我也有点关系,因为我打小就爱好文体活动。”王主任不加掩饰地说。“俺在娘家村时就是团支部书记,喜欢跳舞,来潘庄就派上了用场。”王维萍随手从墙上摘下一块“全民健身辅导站”的牌匾,上面标注着“032号”,“我们村是淄博市首批公布的一百个全民健身辅导站之一,我也就成了这个站的第一任辅导员。教什么呢?除了跳舞,体育我会的不多,那就先教跳舞吧,其他的慢慢地学。” 王主任快人快语,在村民中号召力很强,为了提高自己的辅导水平,她找来许多资料,请来许多老师,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跟人家学,2003年,她通过培训,成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,拿到了证书。在她的积极争取下,村两委先后投资一百多万元,在村中扩建了健身广场、文化广场,兴建了文体活动中心,满足了村民健身休闲的需要,032号辅导站也被市里评为先进辅导站。王维萍也先后获得“振兴淄博十大新闻人物”、“孝心好儿女”称号。 走出潘庄,我才看到村口竖立的一块巨石,上面刻着“中国十佳小康村”七个大字,书法隽秀,据说是潘庄(现为潘成集团)董事长耿殿成亲笔手书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