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山将别恨和心断 什么感情

289 2023-12-31 01:19 admin

一、山将别恨和心断 什么感情

“山将别恨和心断,水带离声入梦流”这两句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——锦江的山好像因我之去,而牵绕着别恨,令人肝肠寸断;锦江的水似乎也带着离情,发出咽泣之声,使人魂牵梦绕。言“山将别恨”、“水带离声”,山水多情,不直说友人的多情,含蓄而有韵味,有意在言外之深情。

出自唐代诗人罗隐《绵谷回寄蔡氏昆仲》别名《魏城逢故人》

绵谷回寄蔡氏昆仲

一年两度锦城游,前值东风后值秋。

芳草有情皆碍马,好云无处不遮楼。

山将别恨和心断,水带离声入梦流。

今日因君试回首,淡烟乔木隔绵州。

注释

⑴绵谷:地名,今四川广元县。蔡氏昆仲: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。昆仲,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。

⑵两度:两次。锦城:又称锦里、锦官城,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。城,一作“江”。

⑶值:适逢,这里作“在”字解。东风:这里指刮东风的时候,指代春天。

⑷芳草:香草。碍马:碍住马蹄。

⑸别恨:离别之愁。

⑹离声:别离的声音。

二、越王楼的诗歌?

《越王楼赋》罗邠

来从巨斧,力破混沌。轻云浊土,天府之门。北有青莲之地灵,南接蓉城之华盛。古闻皇叔以富乐,素引三江以泽润。傍江而行,可见龟山,龟山之巅,不名楼观。危楼百尺,集盛世之名匠;星晨纷至,汇卷秩之青帆。然何以不得名焉?

临汀以视,水浅而江窄。侧目仰望,楼众而宇重。大道星罗交汇,引拥流向内外。一湾污浊贪睡,沉泥沙于床岸。却观天下古迹,风景不再,覆葺多番,光阴载去,比比皆然。而盛名非鲜,惟越王孤寂。有师者云:高耸今不见,上古无名篇。

嗟乎,闻之憬然。棙草丛生,椋鸟群飞。有巨榕则不见新柏之青青,百雀啼而难闻幼鹰之高鸣。红杉能高百丈,棘根可深千厘。霓虹飞夺霞彩,洋流暗引风雨。或赐奇崛,或得隐居。缤艳有千朵,非菊在东篱。众年长常言,幼小无知,食盐所多其粟米者。吾辈哗然,愿向天工借梦!

百步登楼,闭目远望,大浪复滔然。身在颀伟,众览丘山,鳞云金光,叠影斑斓。青山楼阁,宝塔出丛翠;龟脊利剑,长刃入青天。拿乔傲意,似临云巅。青岚盘远山之上,落羽垂群鸥之间。梧桐虽稀,请以鹓鶵,复宴游龙,翩鸿赠舞。燕巢蜂窠,红鲤青鲈。夭李秾乔,絮蕊郁馥。斗拱繁杂,隔门雕竹。欲使东风西渐,长歌新赋。

君楼不知,天之高,地之广,日隐星辉,百尺更短。而物非以量衡舍取,赋名兴传。正以来往,驻足疑望,不晓君之伟绩,吾生感慨。然何以来叹?

我辈同君之微名,无以显赫。既天公不奏,未赐瑰丽,遍留沙尘。何不随我扬臂,同散灰烬,自作嵬岌!

《越王楼歌》

(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,作台于州城西北)

【唐】杜甫

绵州州府何磊落,

显庆年中越王作。

孤城西北起高楼,

碧瓦朱甍照城郭。

楼下长江百丈清,

山头落日半轮明。

君王旧迹今人赏,

转见千秋万古情。

《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》

【唐】卢栯

图画越王楼,开缄慰别愁。山光涵雪冷,水色带江秋。

云岛孤征雁,烟帆一叶舟。向风舒霁景,如伴谢公游。

《越王楼》

【宋】陆游

蒲萄酒绿似江流,夜燕唐家帝子楼。

约住筦弦呼羯鼓,要渠打散醉中愁。

三、豆子山 打瓦鼓 阳平山下白雨 下白雨 娶龙女 织得绢 二丈五 一半是哥哥 一半是妹妹 这首是什么歌``拜托了

《绵州巴歌》 豆子山,打瓦鼓.扬平山,下白雨.下白雨,取龙女.织得绢,二丈五.一半属罗江,一半属玄武. 这首题为的民谣,诞生在德阳市中江县阳平关地区,从唐代流传至今,吟唱不衰.……

四、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》求译文

樊绍述既卒,且葬,愈将铭之,从其家求书,得书号《魁纪公》者三十卷,日《樊子》者又三十卷,《春秋集传》十五卷,表笺、状策、书序、传记、纪志、说论、今文赞铭凡二百九十一篇,道路所遇及器物、门里杂铭二百二十,赋十,诗七百又十九,曰:多矣哉,古未尝有也。然而必出于己,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,又何其难也!必出入仁义,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具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然而不烦于绳削而自合也。呜呼!绍述于斯术,其可谓至于斯极者也。

生而其家贵富,长而不有其藏一钱,妻子告不足,顾且笑曰:“我道盖是也。”皆应曰:“然。”无不意满。尝以金部郎中告哀南方还,言某帅不治,罢之,以此出为绵州刺史。一年,征拜左司郎中,又出刺绛州。绵、绛之人至今皆曰:“于我有德。”以为谏议大夫,命且下,遂病以卒,年若干。

绍述讳宗师。父讳泽,尝帅襄阳、江陵,官至右仆射,赠某官¨。祖某官,讳泳。自祖及绍述,三世皆以军谋堪将帅策上第以进。

绍述无所不学,于辞于声,天得也。在众若无能者。尝与观乐,问曰:“何如?”曰:“后当然。”已而果然。铭曰:

惟古于词必己出,降而不能乃剽贼,后皆指前公相袭,从汉迄今用一律。寥寥久哉莫觉属,神徂圣伏道绝塞。既极乃通发绍述,文从字顺各识职。有欲求之此其躅。

【注释】

①南阳:郡名,治所在宛县(今河南省南阳市)。

②既卒:已死。且葬:将葬。魁纪公:樊绍述的自称。

③袭蹈:因袭,沿用。

④出入仁义:指文章内容不离仁义的范畴。

⑤不烦:毋须烦劳。绳削:本指木工用墨线核定标准,以斧砍削,绳以正曲,削以去繁。

⑥斯术:此道,指作文之法。

⑧金部郎中:户部属官,掌库藏出纳、权衡度量、各市交易及百官、军镇、宫中之赏给。

⑨左司郎中:尚书省有左右丞各一人,左右丞各有一名副手即郎中。

10德:恩惠。

11泽:樊泽,字安时,曾为襄州刺史、山南东道节度使和江陵尹、荆南节度使。死后赠官司空。

12泳:樊泳,《旧唐书.樊泽传》:“父泳,开元中举草泽,授试大理评事,累赠兵部尚书。”

13供鸡垛课艹酒讹旬番莫三世:指樊泳、樊泽及樊绍述三代。

14辞:文辞,文章。声:指音乐。

15后当然:言以后应会这样。

16降:下,以后。剽贼:剽窃。公相袭:

【翻译】

樊绍述逝世以后,将要埋葬,我准备给他写一篇墓志铭,请他家里人提供书籍,得到他所著的《魁纪公》三十卷,书名题为《樊子》的义有三十卷, 《春秋集传》十五卷,表笺、状策、书序、传记、纪志、说论和用时文写的赞铭共有二百九十一篇,为路上所见山川、宫室、水井和各种器物、门里所写的铭文二百二十则。赋十篇,诗七百一十九首,我说:真是多啊,古代作家中从来没有人写这么多的。而且文词都是出于自己的创造,并没有袭用前人一言一句,这又多么难哪!文章内容下脱离仁义的范畴,丰富如同滋生蓄养的生物,真是万物具备无遗如同海含地负一般;文笔纵横奔放,肆意而为,不受任何拘束,但是却不需要修改加工而自然合乎文章的法度。唉呀!绍述在写文章这一方面,真可以说已经达到顶点了。

绍述出生时,樊家地位显贵而且家中很富,他长大后却不要家中财库里的一文钱。妻子儿女告诉他说钱不够用,他望着她们笑着说:“我为人就像这个样子。”于是妻儿们都回答说: “好,就照你的办。”没有不满意的。绍述曾经以金部郎中的身分到南方传告宪宗皇帝逝世的哀讯,回京后说到某帅把地方治理得不好,因而被罢免了金部郎中的官职,出京去做绵州剌史。一年以后,召拜为左司郎中,接着义出京担任绛州剌史。绵州、绛州的人民至今都说: “樊使君对我们是有恩惠的。”后来朝廷任命他为谏议大夫,任命将要下来时,他却因病逝世了,死时年纪若干。

绍述名宗师。父亲名泽,曾经在襄阳、江陵任过节度使,官至右仆射,死后赠某官。他的祖父做过某官,名泳。从祖父到绍述,三代人都是通过参加军谋将帅科的考试获得上等名次而进入仕途的。

绍述没有什么不学习的,特别在文章和音乐方面具有天赋。但他在众人中却好像没有什么才能似的。曾经有一次他和人一道观赏音乐,有人问他: “音乐怎么样?”他回答说: “以后一定会出现那样的事情。”不久果真出现了那样的事情。铭文说:

只有古人写文章文辞都由自己创造出来,后来的人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就只好剽窃,后人都指着前人的作品公然袭用,从东汉到今天都照这个规矩办事。很久没有人感到要继承古人的作法,一些神圣的人物要么已经消逝了,要么隐伏不出,古人的作文之道已经被阻塞住了。阻塞到极点就会出现通达,这样才产生了樊绍述。在他的笔下,文字通顺妥帖,一个个字都各称其职。有想求得古人作文之道的,就可照绍述这条道路前进。

【赏析】

在这篇墓志铭中,韩愈对樊宗师的文章给予很高的评价,从评价中可以看出韩愈理想中的古文标准是什么。它们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因素:一是古文的内容“必出入仁义”,在这个前提下包罗万象如同海含地负。二是在艺术形式上特别强调语言的独创性和使用语言时的科学性。所谓“必出于己,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”,但义要做到“文从字顺各识职”,“不烦于绳削而自合”。从理论上说,这个标准,特别是它对于古文艺术形式方面的要求是比较全面、比较科学的。虽然除韩愈等极少数作家以外,一般古文家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,但它作为一种理论,对唐代乃至后世古文创作的指导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。

本文在写法上重点突出,它记叙死者生前业绩,突出的是他作为古文家的成就。墓志中言其著作之多,赞其文辞之高,在铭文中又把樊宗师摆到古文源流中来写他的贡献,同时作者借题发挥自己对古文创作的看法。这样处理既得体,义切题。本文有些地方不如韩愈其他文章平顺自然,可能如欧阳修所说,退之“与樊宗师作志,便似樊文”(《论尹师鲁墓志》)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